当地时间9月24日,自2018年12月1日起就被迫滞留加拿大温哥华的孟晚舟终于获得自由,稍晚搭乘中国国航CA552包机自温哥华飞深圳,回到祖国怀抱。
尽管许多细节尚未公开,但综合多方消息可知,此次孟晚舟得以归国,关键是孟晚舟和美国检方达成了“不认罪但适当缴纳罚金”的庭外和解,孟方和华为公司守住了坚持近3年的“不认罪”底线,而美国检方、确切说是其背后的美国政府则保住了一丝“下台阶”的颜面。
孟在登机前和归国途中感谢了祖国和人民。的确,没有祖国的富强,面对霸权欺凌,再强大的公司、个人也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
美国近3年前不惜违反国际惯例,借助第三国执法机关,将经加拿大温哥华赴第四国开会的孟晚舟扣留,此后引渡官司纠缠近3年。自始至终,美方软硬兼施,试图迫使孟晚舟以“认罪”换取自由,一旦“认罪”,她本人、华为乃至中国,势必被更多、更大精心准备的“罪名指控”所淹没。不仅如此,美方显然还试图借此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诋毁中国的国际公信力,抑制中国的影响力。为此,美方绞尽脑汁,并付出令包括经贸在内、中美关系大幅降温的代价,最终并未达到目的。事实证明,不论操纵孟案、贸易战,或在中国周边组织各种形式的反华联盟、平台,中美两个大国间的矛盾、分歧,最终只能放在“台面”上心平气和、堂堂正正地商谈,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地去解决,想借助霸权手法逼迫中国、中国企业或中国人签城下之盟,在当今之世界可谓打错了算盘。两年多来,中美关系走了很大一段弯路,中国为此被迫付出了巨大代价,美国又何尝得到半点好处?亡羊补牢虽不免遗憾,却终究比不补要好得多,真诚希望美方汲取教训,也真诚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孟晚舟虽然归国,但中美间分歧、对抗在各层面上仍在持续,远的不说,近日的AUKUA、QUAD,以及拜登总统在联大的演讲,虽刻意避免提及“中国”二字,但究竟针对谁,几乎所有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贸易战也好,“新冷战”也罢,只能令中美两国及全世界付出“双输”、“多输”的代价,却注定得不到霸权所觊觎的“成果”。美方近来在不同场合反复声称“不追求新冷战”,希望这一次他们可以言而有信。
孟晚舟的回国,令刚刚结束提前两年所触发联邦选举的加拿大朝野和上百万当地华人松了一口气。由于加拿大执法机构贸然接受美方请托,将“借道”的孟晚舟扣押滞留近3年,将一起原本与该国无关的中美纠纷“揽过上身”,导致加中关系“断崖式降温”,加拿大各界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被殃及池鱼的旅加华人则心急如焚。25天前结束的联邦选举中,一度主打“涉中牌”的反对党联邦保守党及部分候选人未能如愿刺激选情,表明在当前严峻疫情、经济、就业形势下,加拿大选民、尤其华裔更关注国内事务,关注加中正常的经贸往来能否摆脱莫名沾上的“孟案是非”。
如今孟晚舟平安回国,加拿大各界不论持何种立场,明里暗里,想必都松了一大口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希望此次教训,能让加拿大有关方面学会一些在大国间做“无害第三方”的相处之道。